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浏览文章

15年秋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26 阅读:

那么学期里该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呢?可以用来复习,常梦网编辑了秋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加油哦!

一、学海拾贝(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篁竹 huánɡ     差互cī      往来翕忽xī

B、藻荇 xìnɡ      浅阜 bù       拾级 shí

C、间道jiàn      汩汩 ɡǔ      不啻 chì

D、花朝节 zhāo    倩女 qiàn     挂罥 juàn

2、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新旧(旧交、旧友)知其如此,或置(制造)酒而招之

B、潭中鱼可百许(用在数词后面,表示不定数。)头,皆若空游无所(指示代词,表示“……的东西”与动词“依”组成名词性词组。)依

C、江干上下十余里,珠翠罗绮溢(形容绸缎特别多)目,车马塞(挤满)途

D、其岸势犬差互(互相交错),不可知其(代小石潭)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作代词的一句是(     )(2分)

A、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B、若脱笼之鹄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按要求默写有关诗句。(4分)

(1)凡_______,____,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满井游记》)

(2)《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

(3)《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是 ____,____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 。

二、生活与实践(6分)

5、下面是某校文学社征稿启事的一部分,读后请你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本刊欢迎大家赐稿、来稿,不论是发表过作品的同学,还是刚学写作的同学,都以文章质量高低决定取舍,我刊将一视同仁。来稿体裁不限,提倡创新,以1500字左右为宜。文章写好后必须交到本刊编辑部,本刊有权对录用稿件进行修改。

(1)征稿启事中,有一处用语重复、多余,应该删去,删去的词语应是____1分)

(2)征稿启事中,有两句的顺序颠倒,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应该对调。这两句是____(1分)

(3)文中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____,应改为____(1分)

6、三位教师就教育学生的问题发表观点。甲说:“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乙说:“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丙说:“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切。”请问他们各自的意思是什么?(3分)

(1)甲:____

(2)乙:____

(3)丙:____

三、读书滋味(44分)

(一)过故人庄(6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一、二句写的的____,三、四句写的是  ____ 。(2分)

8、诗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2分)

9、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主客间浑厚的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有人认为是从最后两句诗集中表现出来的,有人认为是贯穿全诗的。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浣溪沙(6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这是一首哲理词,作者是北宋____  。与他的父亲 ____   和弟弟____ 合称“三苏”,三人均位列   ____  。(2分)

11、这首词表现出苏轼的   ____ 的态度和          的性格。(2分)

12、下面对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序交待了作词背景。全词情、景、理交融。

B、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前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写啼叫声突出了画面的热闹。

C、下阕抒情,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互映衬。

D、上阕写景为下阕议论抒情作铺垫。

(三)小石潭记(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上文选自《 》,作者  ,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       》。(3分)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佁然不动

15、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小石潭里的一条鱼,你赖以生存的小石潭的水质已被污染,你的许多同伴已因此患病,请你写下你现在的感受。(2分)

答:目的:

感受: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17、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如果你能与作者面对面,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4分)

答:原因:

你的话:

(四)三峡(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略无阙处(              )

②亭午夜分(               )

③或王命急宣(           )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句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____、____、清;本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有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回清”写出____的动态,以“倒影”写出____的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2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古人?哪两句古诗?(3分)

21、按要求填写相关语句。(4分)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

(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

(3)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

(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2分)

四、作文天地(共40分)

下面是老师前后两年给王小虎写的评语,两个评语不同的行文格式和表述口气,让你有何感想?它或许勾起了你关于评语的回忆,或许引发了你对此想说而没有说出的心里话。请自选角度作文,或叙或议,或叙议结合,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评语一:

该生在校表现一般,能按时上学,参加班级活动。基本能完成作业。但是,太贪玩,上课爱乱插嘴,做小动作,学习不专心、不刻苦。希望今后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比如看小说、打球、听流行音乐。要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学习,提高成绩。

评语二:

小虎,我们班的小球星。球场上的活跃、课堂上的大胆、生活中的爱好广泛,让你个性十足。看得出,你爱看课外书,肯动脑,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常想,如果在学习中你能像在赛场上那样不服输、有拼劲儿,思考问题能更深入、更专注,你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秋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