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考试网 > 高考 > 浏览文章

名师工作室助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路径研究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29 阅读:

原标题:名师工作室助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路径研究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制度经历了萌芽、成型、成熟三个阶段,当下,辅导员已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教育部对辅导员提出了九大职业能力标准与专业化发展等级规范,为了使国家政策真正落地,湖南省推行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为助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辅导员自最初的政治指导员发展至今,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当下,高校辅导员具体职能涉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各省市为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团队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相继出台政策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而建设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就是重要路径之一。

辅导员制度的嬗变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辅导员身份及与之相关的制度也在实践中经历了萌芽、成型与成熟三个阶段。

萌芽:军事化政治指导员。1937—1952年之间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时间追溯到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迁至陕北瓦窑堡,改名为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抗日红军大学再迁至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的组织机构基本上仿照部队编制,对学生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按大队—支队—中队编制,各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这就是最早的政治指导员制度,为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成型:高校政治辅导员。1952年至1965年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确立,并有初步发展,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发展的低潮阶段。1977年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紧接着在1978年之后,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恢复,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走向成熟。

成熟: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制度逐步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与职业目标日益明确。特别是2004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拓展了辅导员职能,并从很多方面为辅导员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的职业标准和专业化发展等级规范做出了界定,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17年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湖南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背景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