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三生,高考最后半年家长该扮演哪些角色?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老师,我仿佛时刻能听到高三学子们的不堪重负的喘息声。
每天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不要说对花季雨季的孩子,哪怕对摸爬滚打多年的社会人也是艰巨的挑战。
作为高三孩子的家长,如履薄冰的心情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在高考最后这段马拉松的冲刺阶段,家长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好“家有高三生”的合格家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孩子以最好的状态交上一份满意的高考答卷?
这里有几点建议供高三的家长们参考:
做好自己,让孩子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许多家长,只要孩子在家就不可能睡个好觉,不管在工作单位还是朋友聚会聊的内容也三句离不开孩子的学习,有意无意的常拿别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做比较,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孩子还是没有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感到非常无奈和无助,还不能明显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种种矛盾与焦虑可想而知,做家长难,做高三孩子的家长更难!
那么,孩子进入高三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家长要牺牲掉自己大部分的个人时间围着孩子转?其实不然。在工作上出色,在生活上积极向上,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自然是自信的,心态平和的。在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之后,你该适当放松,不要时时刻刻都记着“家有高三孩儿”这档子事。
如果你是一个全职妈妈,最好找一个小小的业余爱好,来分散一下自己的因为长期关注孩子而生出来的紧张情绪,除了买菜、做饭、洗衣,你不妨去报一个瑜伽班或者书法画画班,带来的身心的放松,还能陶冶情操,在孩子面前神采飞扬,家有高三生,高考最后半年家长该扮演哪些角色?,不再唠唠叨叨。
总之,你的心态影响着孩子的心态,要先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才更有力量面对各种挑战!
做孩子的盟友,而不是监军
首先,高三的孩子更多需要的是家长对他们的相信和尊重。
高三的孩子已然成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只要这种自我意识是正向的,那么孩子自己就会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不需要大人还像“小孩儿”那样“事必”都告诉他们“你应该如何如何做”,其实他们觉得自己和低年级的同学比起来,已经是整个同学群体中的“大人”了,他们有能力照顾弱小,更别说是自己了。
很多时候家长只需要一两句适当的提醒,这种提醒可以轻描淡写,也可以是轻松玩笑,或是语重心长,但切记反复催促,甚至像监军一样时刻监视着孩子,让他们得不到像“大人”那样的尊重。
所以,家长应该先放下架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就算觉得孩子的做法不对,也要先给予理解,然后再尝试引导他。
得闲时,你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国天下事、明星八卦、时装美食,只要是热门话题,你都可以和孩子讨论,不要三句离不开“学习”。
家长在这一年还要学会经常表扬孩子。
本来高三的学习压力大,有的比较敏感的孩子更加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进步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表扬的话语。
在孩子成绩出现反复时,父母要多安慰孩子,为他们加油打气,千万不能妄加指责。当孩子疲劳时,父母还可以陪他们散散步、打打球,陪他们一起放松心情。
总之,在高三这一年,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会像战友一样和他们并肩作战。
当好信息收集员和联络员
高考升学不只是高考那两天的事儿。作为家长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量多的了解国家的考试政策、招生政策、高校、专业等情况,做好孩子的信息收集员。如果孩子经过千辛万苦高考考出了好成绩,但因为前期对相关的信息不了解,导致填报志愿失误落榜,或进了不喜欢的学校,也或读了不适合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学习得相当痛苦,以后的就业和深造就是一大难题!那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这个严重性家长们务必引起重视。
首先,家长要知道升学的路径不是裸考一条路,高考的升学路径多达十几种,比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中外合作办学、港澳院校、,民族预科、公费师范生、公安军队院校等,孩子可选择的路径越多,对高校和专业越了解,孩子被更多好学校和好专业(好学校和好专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在此不作赘述)录取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家长需要多途径收集信息,有必要可以请专业人士协助进行规划。
同时,要与学校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保持适当的沟通,不只是学习成绩,还要从学科问题、身心状态,与老师同学的相处等多方面了解情况,掌握孩子的动态,做好家校联络员。
作为父母,希望你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的幸福,不是只关注成功。祝福你和你的孩子愉快的走过高三,如愿以偿,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