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国之崛起 因教而变》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我们采访了IDP教育集团北亚区董事总监蒋海华先生,以下为访谈要点:
澳大利亚提供国际留学生一系列立法保障
搜狐教育:IDP教育集团作为从澳大利亚发展起来的国际机构,经历了留学市场的起起伏伏,您觉得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留学目的地有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蒋海华:澳大利亚是传统的几大留学生常申请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留学目的国。就我来看,澳大利亚从立法的角度来讲,对国际学生的支持可能是几个留学目的国当中最大的,从国家立法的角度,设立了海外留学,海外学生教育法案。这个法案从根本上提供了国际留学生的一系列从立法方面的保障,同时澳大利亚在地理位置上非常便利,风土人情也非常容易使中国学生包括其他亚洲学生融入,从长期来讲,澳大利亚作为留学目的国的吸引力将持续并且将稳定。
留学更重要的还是学
搜狐教育:IDP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过大量国际留学生,同时您本人作为企业管理者也一定在用人方面招聘过和发展过国际留学人才,您觉得留学是否确实可以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蒋海华:这个问题非常广,应该这样讲,留学肯定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诸多手段之一,但是客观上来讲,并不保障提升竞争力,因为留学更重要还是学,它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讲留学,是因为学习环境在国外。当一个国际学生在海外学习的时候,他所有应该学的专注力、阅读量,语言的运用能力在相当多的方面其实跟他在国内学习要求是类似的,只是说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我觉得如果一个留学生能够在学制上做好,并且把在海外所需要学的诸如第二语言全方位的运用能学好的话,他确实能够在拓展自己国际视野和具备更好的跨文化沟通方面,比仅仅只是在国内学习的学生更有一些竞争力。但是我刚才讲了,这个竞争力最关键来自于他学得怎么样。
搜狐教育:今年10月8日至10月11日,由IDP集团主办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年会在堪培拉举办,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教育符合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胜任本地环境的挑战。您也参加了本次盛会,能否请您结合在外企多年的管理体会谈一下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归国留学生?
蒋海华:还是从企业需要怎样的员工这点来看,看国际留学生有什么优势。我总结一下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既然是留学生,有没有国际视野,有没有适合全球化需要的技能。
第二,任何一个组织也好企业也好,更多是需要他的就业适应性或者胜任度,包含软技能,是不是具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里我特别提醒一点,考试技能并不代表就业的胜任度。
第三,语言的使用能力,他是不是能够全方位使用第二语言,并且在第二语言的使用当中不仅是有硬件还有软件,硬件是指的他能够讲英文,他能够看英文读懂英文或者有一定的词汇量,这仅仅是硬件。软件,他如何表达,如何跟别人沟通并且符合一些共享价值观,有跨文化的沟通力。
第四,是不是能够符合我们本地化的需求,仅仅只是知道海外而不知道他所工作的国家,我觉得不见得能胜任。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通用素质,他是不是能够诚信、努力、坚韧并且善良,这些通用素质方面,我认为留学生和非留学生,企业对他们要求是一样的。
回避高考不等于可以回避竞争 留学更需努力!
搜狐教育:最后能否请您代表IDP留学,以机构专家的身份给准留学生和家长一些建议呢?
蒋海华:对家长来讲,最急迫的是想知道怎么样提升竞争力。对于留学可不可以提高竞争力,还是那个老问题。我的看法很简单,留学跟不留学都需要努力,这是第一个建议。我们讲国内需要参加高考需要去竞争需要努力,去国外更需要努力,因为你们的付出更大。
第二个,我们回避高考可以,但是回避高考不等于可以回避竞争,不等于可以回避努力,只有当留学生在海外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他们对本土的了解并且去拥抱国际化,拥抱新的视野,花一点精力去学习海外的一些理念,包括去融入在海外学生团体当中,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很难指望说一个学生回避了高考,不需要努力有一条轻松之路获得成功。如果有的话,我认为这条路必然是通向平庸的,世界上没有这样一种轻松之路。
搜狐教育:谢谢您。
<< 点击进入《201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