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三年级语文上:《风筝》教案
教案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常梦网为各位老师准备了风筝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多种方法感知和理解精心、希望、憧憬、垂头丧气、千呼万唤等词语。
2.课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意会法体会“憧憬”,想象法品读感悟动词的生动用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唤起记忆: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2.导入新课: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堂,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教师点击风筝的画面,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小组交流生字书写经验。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4.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
三、朗读课文,感受体悟
1.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并说明理由,全班讨论。
3.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四、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小组听读,你学到了什么?
(2)同学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讨论:
“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后,是什么样的?谁能想象一下?
试着用“憧憬”说一句话。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依然”的“依”的认读及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托、牵、跑、跳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想一想,当时我们快活的情景,你有过这种经历吗?那种情况下,你最想喊的是什么?
(4)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学生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过程。
(3)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指导多音字“丧”,注意“丧”字的下面没有一撇。
(4)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想
1.放风筝,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以上是常梦网为老师们提供的风筝教案相关资料教案参考资料,更多参考尽在常梦网!
详解三年级语文上《孔子拜师》教案
201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找骆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