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期末试卷(小学)
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期末试卷,以供大家参考!
一、看拼音,写汉字。(9分)
duàn liàn xié tiáo lǐ mào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 ) ( ) ( ) ( )
ɡuàn huǎnɡ jiānɡ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一( )说( ) 海( ) ( )
二、选出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友谊(yí) B舷窗(xián) C钥匙(shi) D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迫不及待 B首屈一指 C志存高远 D守珠待兔
3.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情有独钟(集中,专一) B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与一般人不同)
C引人入胜(胜利) D最喜小儿无赖 (顽皮)
4.加点字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风拂过 B 潮水涌来 C细雨泻落 D冒出水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年暑假,我都外出旅游,饱览名山胜景。
B班长王成宇品学兼优,深受同学爱戴。
C即使雨再大,也阻挡不了解放军战士前进的步伐。
D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6.下面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的是: ( )
A三打祝家庄 B三顾茅庐 C三打白骨精 D三英战吕布
7.按照朝代顺序,对下列四则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①明代郑和下西洋 ②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
③宋代岳飞精忠报国 ④汉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三、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6分)
1.把句子写得具体些。
听到这个喜讯,我高兴极了,
2.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好朋友林林从北京旅游回来,送给我一枚香山红叶做成的书签,这可真是“ ”。
3.一个外国学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想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鸡呢?”钱钟书这话的弦外之音是: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 的耕耘。
2.课本中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从中领略了祖国名胜古迹的神奇:迎客松有一丛 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 , 宾客的到来;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 ;有的 ,自天而降…… 我们从中品味了唐诗中蕴含的浓浓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我们从中认识了很多可敬的人物:艾滋病小斗士 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灾难, 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五、阅读短文,完成习题。(30分)
(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片段)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谈迁是怎样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请用“ ”在片段中画出来。(2分)
2.由这个片段的内容,我们联想到下列四字词语:(3分)
滴水穿石、 、 、 ……
3.片段中运用了几个数据,如4年、 、 等,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4.概括这段话的段意。(2分)
(二)书 的 演 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dú)。把简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有个成语叫“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第四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强调“ ”(用文中语句回答)。(6分)
2.从短文内容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韦编三绝”的“绝”意思是“断”。
B第二自然段举秦始皇和东方朔的事例,意在说明古时候的“册”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C第三自然段中“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一般”这个词语表明:凡是用照相机缩拍资料,都是缩到原书大小的1/48,没有例外。
D由“册”到“缩微图书”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站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期末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